哈哈哈

You only live once,right?

何に…これ



看了几本备研时心心念念的关于中国经营的书籍,看前是颗滾烫的心翻,看后像被别人狠狠泼了一桶冰水,冷透心扉。失望的理由总的来说有三点吧。

1.结论的依据的说服力不够。
具体表现在两方面:

a.单一引用某领域权威的话作为依据。权威的话语固然有说服力,但每个人的想法在某一程度上都有局限性,单凭一方权威,何以成为得出确定性的结论?若全书多个观点皆由不同权威话语组成,这就是一本观点汇集本,而不是著者的思考结晶。哪怕著者观点有被验证是错误的可能,但只要是从自己角度出发,多少也有参考价值,可现在看到的只是用不同的说辞,表达同样内容的文字!

b.缺少数据分析

很多时候觉得书中某些话挺有道理,内心有点认同,但由于没有实实在在的数据去稍作证明,经不起细细推敲,多次都有种失望大过喜的感觉。

2.言语过于主观

“一定”“必然”等词泛滥,许多学者尚且为证明一个结论的正确性做了许多的研究,身为著者,何以在一本书就能凭一己之言得出许多确定性的结论?

3.专业术语的生硬套用或过气使用。
太多想说了,此处省略一千字。


对这好几本书,基本都是一目十行,一扫而过,因为在书里不单了解不到期待中的知识,更是感受不到作者的真诚。虽然从知识深度和经验的丰富度来说,自己没指责著者的资格,但作为一名读者,一名几次带着期待却失望收场的读者,此刻真的很想质疑著者究竟写书目的,赚钱?增加知名度?还是单纯想分享自己的理念?更好地传播知识?

若作者不好好写书,浪费的是读者的时间,严重地说是阻碍读者的成长。在同样时间,若能读到一本赏心悦目的书,幸福感是无与伦比。若把时间花在读到口水书上,还不如去啃地地道道的教科书。

市面或许还会有越来越多本质是名人效应的产物的书籍,只要一想到这不禁有点莫名的生气,既生作者的气,也生这浮躁社会的气,更生自己生这无谓生气的气。

安安静静认认真真阅读一本好书,是让人觉得精神愉悦的方式之一,所以真心不希望这方式受到玷污,哪怕一点。


评论